Member-only story
[隨便聊] 我才不要斷捨離
又到了年終大掃除的時候,每到這個關口,我就為著滿屋子的東西傷腦筋.
我媽老是跟我說,以後我得要買個大一點的房子,最好是附有一個大型倉庫,不然裝不下我雜七雜八的東西.
這樣說也沒錯啦,我最不擅長的就是丟東西.
大學時期租屋在外,我同學就常取笑我,每次下課後問我在做甚麼,我都是回答:「在整理房間.」
畢業後退掉租屋,就算事先已經處理了不少東西,我還是搬了好幾箱的物品回家,讓我媽看著好是無言了一陣子.
現在有了自己的家,換成老婆在抱怨,我的東西總是這裡一些那裏一堆,把有限的空間塞得像是Costco的倉儲一樣.
我也不是沒有深切檢討,那些存放在陰暗角落的盒子裡的雜物是否應該投入垃圾桶的懷抱,可是在幾番天人交戰之後,它們還是安於原位,不動如山.
然後,我看到了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,這個推廣『斷捨離』的節目.
簡單地說,就是:
-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
- 捨棄多餘的廢物
-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
我看了之後,大受啟發.
怎麼?你會以為我是開始實踐『斷捨離』了嗎?
不,我是覺得,原來這麼簡單的概念都可以做成節目,還可以寫成書,真是不簡單.
沒錯,這些概念都很好,我也同意這些.
只是,我們平常就已經在實踐這些了,只是程度的多寡.
許多收納的方法,也能在網路上或是書籍雜誌中找得到.我以前很喜歡看一些居家型的雜誌,也有一些翻譯日本的收納書籍,都很實用.
那麼,為甚麼要特別提倡這些概念?
斷絕不需要的東西?甚麼是不需要?
當我們買東西的時候,我們都會問自己:我們需不需要這玩意兒.
但是這裡的『需要』是建立在許多不同價值觀的評估上,也許是生理的需要,也許是心理的需要,有些人可以完全地理性去評估,但是更多時候是我們只是單純地『想要』.
譬如說,買個手機,如果是純理性地去選擇,也許就不會有所謂的『果粉的信仰』這種說法了.買個超跑是很拉風,可是在實務上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,即使如此,還是許多人把擁有個超級跑車當成必須達成的成就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