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[美式人生] 教小孩說再見?
4 min readDec 4, 2019
嗯,好像我得給個提醒,免得被人罵了.
咳咳,以下當然有劇情的爆雷,介意於此的就請酌情閱讀.
最近陪了小孩去看了【Frozen 2】,好看是好看,不過心裡有些奇怪的情緒.
不過我想不出來是怎樣的感覺,反正就是怪怪的,相較於第一集,那種看完後的滿足感,顯然不同.
偶然間,我看到小孩在Youtube上面找到的【Wreck-It Ralph 2】片段,讓我駐足跟著看.
然後,我得到了!(I got it!)
那個奇怪的情緒,是惆悵.
因為在故事的最後,主角兩姊妹並不是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,而是分別在兩地掌管著自己的責任與工作.
這讓我想到其他幾部美國出品的暢銷動畫,居然是同樣的結局,都是說著:
即使各分東西,醇厚的親情和友情也不會淡忘.
因為美國以大眾為導向的動畫是給小孩看的,至少是給有童心的老小孩看的,所以過程可以刺激可以稍微黑暗可以難過可以生氣,但是結果就是要快樂.
最簡單直觀可以表現這樣概念的結局,就是主角配角大團圓,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.
但是最近的幾部動畫卻不是這樣…
Toy Story 4
經過了四集的旅程,【Toy Story】的第一男主角Woody選擇離開他一直以來的朋友和主人,追尋自己的夢.
玩具和主人的情感之外,還有著跟其他玩具尤其是巴斯光年的友情.在過去幾集反覆強調著這兩種感情對於Woody的重要性.
只是到了第四集,終於還是說別離了.